全网最低价的处罚标准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具体介绍:,,1. **《广告法》**:根据《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使用“最高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虽然“全网最低价”并非直接对应这些词汇,但若其无法提供真实依据,可能被认为违反了广告法中关于真实、准确宣传的原则。,,2. **《价格法》及《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从价格法角度看,商家宣称“全网最低价”却无法提供真实依据,可能构成价格欺诈。台州市黄岩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的案件中,当事人在抖音直播平台宣传三门青蟹为全网最低价,但不能提供依据,最终被认定违反《价格法》相关规定。,,3.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商家在宣传销售行为中使用“全网最低价”等表述,可能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如江苏省消保委曾指出,部分商家对于最低价的比较方式和计算方式介绍不清晰,容易误导消费者,涉嫌违反诚信经营原则。,,4. **《反垄断法》**:头部主播依托强大的带货能力和流量与品牌商签订“全网最低价”条款,要求品牌商给到特定时段全网最低价格,这种行为可能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全网最低价的处罚标准因不同情况而异,商家在宣传时应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误导消费者。
一、法律依据
1、《广告法》:若商家在使用“全网最低价”等表述时,违反了广告法中关于禁止使用绝对化用语的规定,可能构成虚假广告。
2、《价格法》:如果商家无法提供“全网最低价”的证明材料,其行为可能违反《价格法》中关于禁止价格欺诈的规定,属于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3、《反不正当竞争法》:商家的宣传可能会对其他竞争对手造成不公平的竞争影响,涉嫌不正当竞争,通过夸大价格优势来吸引消费者,排除、限制了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机会。
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的虚假宣传或价格欺诈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
二、具体案例及处罚
1、广州唯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案:当事人在网站销售商品时,商品销售页面标示“全网低价”,但无法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价格法》第四十条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责令当事人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2、上海奋永商贸有限公司案:当事人在销售商品时,宣传“超值价¥10.1折 全年最低价¥310”等内容,但其团购自上线后从未以门市价成交过,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责令当事人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
三、相关问题解答
1、问:电商平台是否有权对商家使用“全网最低价”进行限制?
答:电商平台与商家之间是合同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应依据合同约定来确定,如果平台与商家签订了相关协议,明确规定了商家不得随意使用“全网最低价”等表述,那么平台有权按照协议约定对商家进行管理,但如果平台没有明确约定,且商家的使用行为未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平台一般无权过度限制商家的正常经营活动,不过,如果商家的行为违反了法律法规,平台也有责任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和处理。
2、问:消费者遇到商家虚假宣传“全网最低价”应如何维权?
答:消费者可以先与商家协商解决,要求商家履行承诺或给予合理补偿,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对商家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消费者也可以根据与商家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